
奶奶的故事
奶奶的故事1我奶奶1941年出生,当时日本鬼子侵略中国,奶奶的妈妈在战争中牺牲了,鬼子霸占了她家的屋子,杀死了她的二哥哥,那年,奶奶才3岁。
1945年,鬼子终于被打败了,可奶奶一家先后染上重病,遭遇了大劫难,只有奶奶和奶奶的爸爸活了下来,他俩靠种田、砍柴维持生计,一天只赚3块钱左右,连上小学的学费都缴不起。经过十年不懈的努力,终于凑够了学费,但奶奶早就过了上学的年龄了。
又过了几年,奶奶家的田地已经有三个学校那么大了,可奶奶的爸爸被当成地主被加以迫害,田地也被划分给其他穷苦的农民,奶奶又只能靠砍柴维持生计了。
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奶奶终于到了出嫁的年龄。她嫁给了爷爷,生下了大姑姑、二姑姑、小姑姑和爸爸,可是因为贫穷,姑姑们连小学都没上完就出去经商了,只有我爸爸上了大学。姑姑们也想上学,奶奶坚决反对,说钱要比上学更重要,姑姑们气坏了。奶奶家最终搬到城里来居住了,奶奶还不停地催促爸爸和姑姑们快结婚,生小孩下来教他们做生意,将来发大财。
但我们一生下来,奶奶就改变了主意,认为学习重要,看到什么好学校想都不想就交了学费,还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,我们都很爱奶奶。
20xx年10月,奶奶患上中风,两个月后在医院逝世,享年75岁。去世时,我和弟弟抱着奶奶的遗照,哭得没完没了。
奶奶的故事2
在一片雾茫茫山峦中,看似人间仙境的地方,却有一户特别不一样。这里就是水蜜桃奶奶的家。
一位奶奶带着媳妇双双自杀留下来的四个孩子为故事主轴,记录着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,孩子想父母,奶奶想儿子,但是日子还是要过,所以奶奶只好工作,无法休息。
在寒冷的冬天,水蜜桃奶奶镇正在种水蜜桃,有些水果无法收成,所以收入很少,但他们很努力活下。有时下冰刨,使得收入不好。果农得靠天吃饭,水蜜桃奶奶辛苦种植,但是流再多的汗水,也抵不上老天爷的雨水,一场大雨,往往就让奶奶的心血付诸流水。但是穷苦人家哪有埋怨的权力,再苦,也要再度打起精神,勇敢面对生活的下一步。
水蜜桃奶奶在家中打理一切,虽然妈妈走了,好想妈妈,但是奶奶可以让他暂时还有一丝丝在妈妈身旁的温暖!
看着他们参加母亲节表演节目,奶奶去欣赏,最后大家抱在一起哭,老师说:“把花送给自己的妈妈,或是别人的妈妈,阿婆!”奶奶是自己的妈妈,也是别人的妈妈,也是啊婆,奶奶很厉害,他什么都是。
他们想妈妈的哭,的心痛,我都懂,因为我想妈妈时也是这样哭;他们贴心的藏起相本不给奶奶看,因为奶奶会哭,会难过,我也懂,因为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。亲人的逝去,在这么小的小孩身上,其实是很苦的。但他们的父母却留下他们跑去自杀,留下负担,难到他们没有想到这些后果吗?
但这只是冰山一角,在这个社会上还有无数人等着帮助呢!
奶奶的故事3大家好!
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【两个人的一台戏】,讲的我奶奶的故事。
我是农村里的孩子,我是家庭里最小的一个,由于我年龄小经常跟在奶奶的身后,在我的心里奶奶是一个具有强大魅力的女性,我非常的敬佩她,她能承受常人所不能承受的情感摧残,在她的人生里全是离别。她处理事情一丝不苟,在面对困难迎然而上,在面对离别的一瞬间,她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得不会影响到其他人,她在我们做儿女的心里始终是一个坚强的形象。
奶奶是一个普通的平凡的女人,她用那勤劳的双手抚养了她的两代后人,她的一生都在为我们操粹了心。奶奶是个苦命的女人在她六十四岁六十五岁那年,她先后失去了大儿子和二儿子,在二伯父弥留之际的时候,我亲眼目睹了一场母子分离的场面我看见奶奶缓缓的走过来,弯下腰触到儿子的耳朵旁,轻轻的说到“锡德啊,你得的是癌症,妈也没有办法,你放心的走吧”这句话何尝不是一把利刃,狠狠的刺进她的心。二伯父点了点头,奶奶像是掉了魂了一样走到了旁边屋里,坐在那个长椅上,听到ー片瓦摔在地上的声音,只见奶奶大叫了一声我的儿啊,不断的述说她生养他的事,我看见我深爱的奶奶在那里嚎啕大哭,我冲了过去,抱住了她和她一起哭了起来,我紧紧的抱住她,我想给她力量,那时候我真的很担心奶奶,我感觉我也快失去她了,我害怕,我担心,我就紧紧的抱着她抱着她,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生离死别的场面,第一次看到奶奶如此悲痛欲绝,我都感觉心都凉了一半,那一年,我10岁。奶奶却还要给她两个儿子安排好丧事。我不得不佩服我奶奶强大的心理,她失去儿子是很伤心,但事已至此,他又不得不把这些事情安排好,话又说回来,白发人送黑发的痛,我们又何尝知道。忘记了一个人,我的爷爷,爷爷总是沉默在一个角落里。
我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,听着她的故事长大,我见过奶奶流个泪,诉过苦,擦干了眼泪,该做什么还得做,
失去了儿子,爷爷跟加的沉默了,奶奶也一夜之间老了许多,她和爷爷一起把持着,一起从失去儿子的阴影里走出来,小时候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幕,奶奶一直体弱多病,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痛,奶奶总是趴在床上爷爷慢条斯理的给她按摩,坐在床边跟奶奶削苹果,奶奶吃药的时候爷爷就给奶奶倒水,奶奶非常的强势,叫爷爷拿东西如果爷爷没有找到,奶奶就会凶爷爷,爷爷总是把持沉默,或者是微微一笑。小时候看到这些细节都不懂,现在想来,这是爷爷奶奶之间最真诚的爱情。爷爷迁就了奶奶一辈子,奶奶欺负了爷爷一辈子,20xx年爷爷因脑冲血在短短四个小时里离开了奶奶,离开了我们。
爷爷去世后,我在老家陪伴了奶奶一年,奶奶经常讲起她人生,讲着讲着就是流泪,我愿意倾听哪怕她讲了很多遍,姑姑她们很担心奶奶会想不通,而奶奶总是坚硬的说,我不会有事的,我还要给你们撑起这个家这个家不能散,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一句话,家有一老如有一宝。
我要感谢我的爷爷奶奶,把我养大,在我们外出的时候为我们担心,在我们回家的时候,为我们高兴,是你们改变了我,让我知道面对事情不能消极,要以乐观的心态处理好事情,奶奶常常给我们说,出门在面,要息气,口水吐在脸上檫了就是,这就是我的 ……此处隐藏7663个字……家唱首歌!”红金鱼嘴巴一张一合,冒出一串串泡泡,就好象在唱歌。大家听得聚精会神。
熊奶奶又指着一条蓝色的丹凤鱼,说:“给大家跳支舞!”蓝凤鱼幽雅地游了起来,摇摆着尾巴,像跳狐步舞。大家看得入了迷。
熊奶奶指着一条五彩的绒球鱼说:“来,亲亲大家!”只见绒球鱼慢慢浮到水面上,咚的一声,吐了一个大泡泡,然后害羞似地沉到水底,好象向大家飞了一个香吻。大家看了哈哈大笑。
小狐狸听见笑声,在小院外面缩头缩脑地偷看。“啊,这么美丽的金鱼一定能卖个好价钱!”小狐狸想。
第二天,小狐狸趁奶奶出门去买蜂蜜,偷偷地溜进熊奶奶家,把金鱼装进塑料袋偷走了。
小狐狸带着金鱼来到集市上喊:“嗨,好看,好玩的金鱼,大家快来买啊!”
大家听见喊声都来看稀奇。
“这些金鱼看上去真眼熟!”有人产生了疑问。
“啊,想起来了,这是熊奶奶的金鱼。”“没了金鱼奶奶该多伤心哪!”“把金鱼给奶奶送回去!”“对,送回去……”
这时,奶奶喘着粗气赶来了。她听说小狐狸在卖金鱼,就明白怎么回事。
“大家不要批评他了。”熊奶奶说,“小狐狸一定是看到金鱼寂寞了就带他们出来散步。不是吗,小狐狸?”
小狐狸羞愧地低下了头。
“以后带金鱼出来散步,一定要记得给奶奶打声招呼,好吗?”熊奶奶摸着小狐狸的头,亲切地说。小狐狸认真地点了点头。
又是一个美好的晚上,大家围在奶奶家的大鱼缸前,小狐狸忙着给大家发蜜糕!就连月亮都偷偷来看发生什么事了?发生什么事了,动动脚趾都知道!
小狐狸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偷过东西。
故事点评
熊奶奶的金鱼的故事告诉我们,不能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,就私自拿走别人的东西,不问自取就是偷,就像小狐狸,只是觉得熊奶奶的金鱼可以卖个好价钱,就趁着熊奶奶不在偷走了熊奶奶的金鱼,幸好被大家及时发现,同时也因为熊奶奶的宽宏大量,小狐狸终于知道自己错了。
奶奶的故事101966年的夏天是个沉闷燥热的季节,天上不挂一丝云彩,也没有风,只有不知疲倦的知了躲在纹丝不动的梧桐树叶下,没心没肺地叫个不停,让人心烦。在社会政治风潮的冲击下,人心浮躁好动。
六月一日,人民日报发表了重要社论《横扫一切牛鬼蛇神》,斗争的矛头直指“走资派”和地富反坏右资,随即声势浩大的“抄家”运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开始了。
一个寻常的午后,我奶奶正在家里逗着三儿玩。
一抬头,瞥见一个人影悄没声息地立在门口,
“你找谁?”我奶奶警惕地问道,
“你是仲安家的吧?”来人的遮阳帽压得很低,看不清面容。
“你是?”
“我是曹家渡二哥啊,”来者哈着腰摘下头上的遮阳帽,露出了光溜溜的肥胖脑袋。
“原来是二爷,进来吧。”
寒暄了两句,“二爷”问道,大侄子现在好吗?听说在厂里还当上了干部,自小我就看出他有出息。
还行吧,我奶奶不冷不热回答一句。
可惜我兄弟走得早,没福享受,快三十年了。
“二爷”说完这句话,从裤兜里掏出手帕使劲在眼边檫了檫,眼眶有些发红。
提起这些往事,我奶奶胸口发堵,想站起来,头有些晕,力不从心又坐了下去。三儿弄不明白,刚才奶奶还好端端的和自己玩耍,和这个“二爷”没说上几句话,就像病了似的。
他哪里知道这几句话触动了我奶奶隐藏在心底几十年的“痛处”:记起了刚到上海时,想投奔那时的“二哥””,现在坐在面前的“二爷”,被他拒之门外;日子过不下去,想把女儿送他收养,只要给口饭吃,也被他一口回绝。他那时可是春风得意,要风有风,要雨得雨,眼里哪有我们这些“穷亲戚”!现在竟然找上门来了,黄鼠狼给鸡拜年,准没安好心。
“二爷,今天你来不会和我说这些的吧,肯定有事,就照直说吧。”我奶奶不想和他绕圈子。
“也没什么大事,几十年没走动了,就是看望你。另外我有些东西不方便放在家里,想暂时放你这儿。”“二爷”打开随身携带的破旧人造革包,从里面掏出一只牛皮纸袋,又从牛皮纸袋里倒出一堆金光灿灿的金饰品,金戒指、金耳环、金手链、金项链,还有几根“小黄鱼”,铺满了一桌。
三儿从未见过那么多的金子,伸手去摸,被我奶奶止住了。
“说句实话,为什么要放我这儿?”
“现在社会上不是盛行抄家吗,我们单位的造反派前几天已经抄了一家,抄走了不少东西。有人透露给我,就这两天要来,这些东西我也没地方藏,想来想去就你这里安全,现在的工人阶级最吃香,大侄子又是党员。”
“二爷”边说边用手帕擦拭额头冒出的汗珠,眼睛却死死地盯着我奶奶。
亏你还知道你大侄子是干部,是党员,你这不是在坑他吗!他帮你隐藏,他就成了“帮凶”!再说我们家也不是“保险箱”,哪天造反派顺藤摸瓜找到这儿,我们跟你一起完蛋!你这辈子就只想到自己,从不为别人想过。
我奶奶言辞激烈,临了还不忘“冲”上一句。
说完,我奶奶长吁了一口气,随即站起身来,推着“二爷”,“走吧,哪儿来还回哪儿去。”
“二爷”看彻底没戏了,只得草草把东西装进去,抓起遮阳帽,灰溜溜地夹着包跑了。
上海的冬天阴冷阴冷的,即使是有太阳的日子,潮湿的寒气还是穿过棉装,要渗透到你骨子里。
但是人们高昂的革命热情并未受气温的影响而下降,上海首开了夺权斗争,各级领导班子的“走资派”纷纷被打落。
周一,是我爸的休息日,上午忙乎了半天,弄了几个菜。午饭的时候,一家人围在一起边吃边说说话。我奶奶问起我爸厂里的情况,我爸说,很乱,厂里的几个领导都靠边了,只有一位因其根子正,解放前曾经是上海的地下党员,目前还在位子上,不过也只是时间迟早了,因为有人正在编造她的“叛变”情节,这个人是我的入党介绍人。我奶奶插上一句,好人遭罪呀,咱能帮就尽量帮人家。
说话之间,有人敲门了,正是“说曹操曹操就到”,来人正是谈话中提到的那位领导。她用一块大方巾把自己连头带脸裹得紧紧的,仅露出一双眼睛。我爸和她交流了一下眼神,就领着她进了里屋。出来的时候,我爸跟我奶奶说,她听到了消息,明天一早,造反队就要对她采取“措施”,唯一的办法就是赶往北京,找她原来的地下党领导,请他出面作证,现在还有十来个小时的时间。
我奶奶当即说,宜早不宜迟,这位领导你有什么要办的事尽管吩咐,你是好人,我们信得过你。
来人摸出一张银行卡和一枚私章交给我奶奶,我恐怕被人跟踪了,请老人家安排可靠的人到银行里取一些钱,然后再买一张下午去北京的特快车票。我奶奶接过东西,安慰她,放心,你就在我家呆着,哪儿也不要去。
随即又唤来大孙女,我大妹那时刚满15岁,也不知哪里的勇气,接过东西就出门了。
傍晚时分,开始下雪了,事情也都办好了。临走的时候,她紧紧抓住我奶奶的手,老人家,谢谢您。
别说谢,谁没个三灾六难的,快走,早点到北京把事情办好是正事。
雪越飘越大了,雪地里留下了一串迤逦前行的脚印。